近年來,物理治療 (Physiotherapy) 已經獲得相當高的認受性,成為幫助個人恢復活動程度,同時減輕疼痛的重要途徑。物理治療採用多樣化的治療技術,包括手法治療、強化鍛鍊、伸展運動、活動能力訓練及其他儀器治療,目的在於提升身體功能及生活品質。
儘管物理治療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但許多人仍然不瞭解物理治療師所能提供的全方位益處。我們必須正視並消除圍繞物理治療的常見誤解,以培養更多資訊和更開放的觀點,打擊錯誤資訊的傳播。
迷思 1: 物理治療的過程很痛苦。
事實: 物理治療師致力於減少疼痛和不適,包括慢性疼痛。他們會在您痛楚容忍範圍內進行治療,以促進癒合、恢復運動並增強功能。有趣的是,雖然 70% 從未諮詢物理治療師的人會對治療過程感到害怕,但在過去一年內接受過物理治療的人對疼痛的感覺會顯著降低。
迷思 2:物理治療並不會斷尾。
事實: 物理治療的持續時間會因個人情況和目標而異。許多患者會在達成目標後,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治療。
迷思 3:物理治療僅「以運動為基礎」。
事實: 雖然以運動為主的方法很常見,但物理治療採用了不同的技術和方法來幫助患者。除了傳統的強化和伸展運動外,還可利用乾針(觸發點針灸)、手法治療和衝擊波治療等方式來緩解肌肉疼痛和促進復原。觸發點針灸(乾針)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在緩解肌肉疼痛十分有效。與傳統針灸不同的是,乾針使用纖細的絲狀針頭,深入治療肌肉激痛點,以緩解不適和促進復原。此外,物理治療師會利用手法來放鬆關節和治療軟組織,以降低緊繃肌肉的張力。另一方面,衝擊波治療則是利用從體外裝置發出的高能電磁波,穿透皮膚直達深層組織。此療法可有效刺激肌腱和骨骼之間的結合點,促進新血管的生長,改善血液循環。現今診所亦引入了其他先進的技術,例如高能量電感療法和肌肉電刺激法,這些技術擴大了治療選擇,而不僅僅是運動。
迷思 4:物理治療只包括按摩。
事實: 手法治療包括肌肉按摩及關節鬆動,是物理治療其中一項治療方法。物理治療則是根據每個人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治療項目,當中有可能包括手法治療,儀器治療,或運動治療等。
迷思 5: 物理治療只對運動員有益。
事實:雖然許多運動員都會因為運動創傷而尋求物理治療,但物理治療可以針對所有年齡層和背景的人士。物理治療可協助患者解決行動不便、疼痛和虛弱的問題,幫助他們建立自信,並鼓勵他們回復正常生活。
迷思 6:物理治療只適用於受傷或涉及意外的患者。
事實: 物理治療師除了診斷和治療受傷或意外後的護理外,還會診斷和治療廣泛的痛症。尤其是慢性痛症,如腕管綜合症、頭痛、腰痛甚至長期 COVID 等問題,旨在恢復健康並改善功能。
迷思 7:物理治療需要醫生的轉診。
事實:根據香港法例,向物理治療師求診時必須出示醫生開出的轉介信。與此同時,求診後索償多數會需時醫生轉介信作為參考。
迷思 8:我可以自己進行物理治療。
事實: 儘管您的積極參與對於治療效果至關重要,但合資格物理治療師的專業指導是無法取代的。他們的專業教育和臨床知識使他們能夠根據您的特定需求制定個性化的治療計劃。
迷思 9: 物理治療只用來處理痛症。
事實: 物理治療的範疇涵蓋預防性強化、復健和運動表現提升,而不僅僅是緩解疼痛。
迷思 10: 物理治療是無效的。
事實: 根據多項研究結果,物理治療對大多數疼痛問題具有顯著效果。許多患者,像是 Mobilize 物理治療中心的客戶,成功經歷了復原過程並因此提升了對自己身體健康的滿意度。
總結
藉由揭開這些迷思,我們可以幫助人們更了解物理治療在健康與保健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讓大家有能力尋求專家的照護,並從中獲益。若要在您受痛症困擾,或有相關的問題或需要,請諮詢物理治療師,邁向更好的健康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