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IZE 物理治療中心

傳統針灸 vs. 乾針治療:有何不同?

在香港的物理治療診所中,傳統針灸和乾針治療是兩種非常受歡迎的疼痛管理及肌肉骨骼健康治療方式。雖然兩者都是以細針插入身體為核心技術,但它們的理論基礎、歷史背景及應用範疇卻大不相同。了解兩者的分別,有助於你作出最合適的治療選擇。

目錄

傳統針灸

起源與理念

傳統針灸屬於中醫(TCM)核心療法之一,已有超過2,000年歷史。中醫認為人體有一種稱為「氣」的生命能量,流通於身體的經絡系統內。如果氣出現失衡或阻塞,便可能引致疼痛或疾病。針灸透過刺激特定穴位,有助於調整氣的流動、促進血液循環、釋放內啡肽,從而達致自然治癒。

治療過程會是怎樣?

在針灸療程中,治療師會將幼細的針插入經絡上的特定穴位,針可留置數分鐘至20分鐘不等。大多數人覺得這過程相當放鬆,除了疼痛緩解之外,更可能有助改善睡眠、舒緩壓力及整體身心健康。

常見應用

  • 長期慢性疼痛(如腰背痛、關節炎、偏頭痛)
  • 舒緩壓力及情緒
  • 腸胃及內分泌功能失調
  • 提升整體血液循環及能量水平

乾針治療:專注肌肉鬆弛與痛點釋放

起源與原理

乾針治療又稱為肌內刺激療法(Intramuscular Stimulation, IMS),是源自西方現代醫學的物理治療技術。它主要針對「肌筋膜觸發點(Trigger Points)」— 即因緊張或損傷而形成的肌肉結節,這些結節往往會引起局部疼痛、活動受限或姿勢不良。

 

透過將幼針直接插入這些觸發點,乾針治療可以釋放肌肉張力、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從而有效減輕疼痛及提升活動能力。

治療過程會是怎樣?

物理治療師會首先檢查肌肉是否有緊張或疼痛的部位。當針刺入觸發點時,可能會有短暫抽動反應(稱為Twitch Response),這是肌肉在放鬆的信號之一。有些人即時感覺改善,亦有部分人士在數小時至數日後才感覺明顯舒緩。

乾針治療常見應用

  • 肌肉緊張與慢性繃緊
  • 提升柔軟度及活動範圍
  • 處理運動創傷與過度使用問題
  • 頭痛、頸肩疼痛及姿勢引起的緊張

傳統針灸與乾針治療的相似與不同之處

針灸與乾針治療皆使用細針,並且在合資格專業人員操作下,兩者通常都是低風險的治療方式。針灸建立於傳統中醫的整體療法理念上,而乾針治療則根據以證據為本的解剖學原則,專門用於緩解肌肉疼痛及改善運動功能障礙。

主要分別

  • 治療理念:針灸基於能量流動與整體療癒的概念;乾針則聚焦於肌肉骨骼功能障礙。
  • 治療目標:針灸可處理多種問題,除了疼痛外,亦包括壓力及消化功能;乾針主要針對肌肉相關的不適。
  • 應用方式:針灸沿用傳統經絡穴位;乾針則直接針對肌肉內的觸發點。

哪一種治療適合你?

選擇最合適的療法應根據你的個人需要。若你希望獲得一種不僅能舒緩疼痛,還能促進整體健康的整體性治療,針灸或許是你的理想選擇。相反,若你肌肉緊繃,或有特定的觸發點需要釋放,乾針治療可能更適合你。與經驗豐富的治療師溝通,能幫助你為自身症狀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

物理治療服務

MOBILIZE 是位於香港的物理治療中心,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團隊為您提供高品質、以證據為基礎的痛症治療。我們的服務包括運動創傷治療、 痛症治療、手術復康及姿勢及體態矯正等。每位病人都是獨特的,我們堅信每個治療方案都應度身訂造。因此,我們專注於一對一服務,確保每位病人都能獲得專屬的關注和精緻的治療。立即聯絡我們的專業物理治療師團隊,了解我們的物理治療服務。

最新文章